京西最后的煤矿。新京报记者 王颖 拍摄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2020年5月23日中午,门头沟大台车站,大门紧锁,正午的阳光下,白灰粉刷的砖墙,白的有些陈旧,站台前两条交叉的铁轨上锈迹斑斑,碎石间长满了青草,铁轨延伸出不远,就消失在草丛中。
几十米外,就是大台煤矿,这里是京西最后停工的煤矿,也是北京市最后停工的煤矿。目前正在拆除地上建筑和设备,十多个工人正在吃午饭,几个人端着饭盒坐在铁轨上吃。他们告诉记者,只要几个月,这座煤矿就会拆除完毕。
京西最后停工的煤矿。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1952年建成的煤矿拆除了
从京西门头沟城区往西,经王平大街,到清千路,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黑色的山。
那是常年采矿遗留的矸石山,大台煤矿就在矸石山的附近。
一座黑色的矸石山。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大台煤矿建于1952年,1958年正式投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以出产优质煤炭著称,是京西诸多煤矿中最大的矿区之一,也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矿之一。
过去半个多世纪,这里常年会聚着数千人,既有煤矿工人,也有附近村落里的村民,他们依托煤矿生活,在京西群山中,形成了一个热闹的街区。
煤矿工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京西多煤,千年之前,就有采煤的记载,著名的京西古道,其中就有用来运煤的道路。明清时代,京西山里的煤沿着古道一直运进阜成门,供给京城里。
19世纪中后期,机械动力采矿的方式首次出现在这里,门头沟矿区开始飞速发展,先后出现了多个大型煤矿,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年产量超过百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京西煤矿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当时京西各煤矿全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此外,京西矿区还出产多种矿物,供给全国。
京西矿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从上世纪末开始,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逐渐推行,京西逐渐关停矿区,数据显示,20多年来,门头沟关停了区属全部270多家煤矿,500多家非煤矿山、砂石厂,此外,隶属于京煤集团的木城涧煤矿,也于2018年关闭。
2019年9月,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台煤矿停产,这是京西最后一座停产的煤矿,到今年入夏时开始拆除。
“三五个月就能拆完”
大台煤矿就在清千路的路边,矿区门口是一个新修不久的广场,广场中央的水泥地上,还保留着一段铁轨。铁轨镶嵌在水泥中,更像一个遗迹,有一个铁道信号灯被保留了下来。
广场的一侧不远,是同样空无一人的“大台车站”,车站建于民国时期,只有几间简单的平房,房顶有拱形的装饰。虽是车站,但几乎没有月台,只要一个窄窄的台沿,也被青草遮住。
空无一人的大台车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远处的车道在车站前分成了两条,铁轨的表面布满了锈迹,显然已经很久没有火车通行了,站在铁路的碎石上,青草没过了小腿,也遮住了铁轨。
中午12点多,十多个工人正在铁路边吃午饭,有人坐在路边的平房外,有人干脆坐在铁轨上,也有人吃完了饭,在树荫下躺着休息。
工人在铁路边上吃饭。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他们并不是采矿的工人,而是负责拆除厂房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拆除工作刚开始不久,大约三五个月,这里就能拆完”。
停产后的矿区,没有了轰鸣的机器声,高大的厂房安安静静,几只鸽子停在一处平台上。
高台上停了几只鸽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工人说,开工的时候,这些鸽子就在,每天都能看到它们,飞一会儿就停在高处,也不怕人,下面拆除设备时的声响,也惊不走它们。
村里没有什么人了
大台煤矿附近坐落着几个村庄,如今还有人居住。位于大台车站后的一个小胡同里,开着一家小小的百货商店,开店的是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们就住在商店后面的院子里。
老人告诉记者,这里就叫大台村,原来村子里人很多,这些年陆续都搬走了,剩下的不多了。煤矿停产后,这里的人就更少了,只剩下少数不愿走或没能力搬走的老人。
村子里只剩下少数人不愿搬走。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商店里货品齐全,可是只能使用现金,不能手机付款。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出门都不带钱了,都用手机,但他们一直没开通手机支付,“连手机都不怎么用,也不想开了,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干多久”。
老人的孩子们都在城里,他们还不想走,“如果要拆迁的话,我们就跟着搬迁了,如果不拆,我们就还住这里”。
厂区另一边的半山腰,同样有一个村子,偶尔能看到有院子里放着自行车、晒着衣服。但记者当天并没有看到人。山下的一位工人说,村里还有人住,但也不多了,“这里是采矿区,地下都采空了,不熟悉的人,不要随便乱走,可能有危险,在山下看看就成了”。
大台车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据悉,矿区全部关闭后,门头沟将保留一部分煤矿设施,作为工业遗迹,加以改造和利用,记者在路边的广场上也看到,这里竖着一个“大台文化广场”的牌子。
或许,停产拆除后的煤矿,在许久以后,会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生,留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开启不同的生活。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