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正是目前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的“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所研究的课题之一。2020年5月9日,甘肃建投矿业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甘肃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甘肃建投矿业公司永靖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项目为平台,打造全国砂石行业第一座5G绿色智慧矿山。同时,成立“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在矿山信息化技术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把握使命担当,抢抓时代机遇,把5G技术和北斗技术结合起来,在矿山领域率先进行应用,这是甘肃建投、中科院和中国移动以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为平台,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使矿山领域向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生动实践。
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甘肃建投矿业公司加大与中国科学院的深层次、全方位合作。通过积极沟通和对接,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基础上,公司又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攻克和解决一系列难题。
前不久,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在经过长达26年的发展后,纯国产化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至此,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完成全球组网,面向全球各国提供服务。
智能时代,“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部署甘肃建投矿业公司永靖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项目5G基站的基础上,联合实验室以5G、卫星遥感、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积极在矿山安全监管体系、矿山环境大数据平台、生态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目前已确定7大研究课题和成果转化方向,部分课题已进入研究实施阶段。
实现矿山领域的智能化管控,高精度定位是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通信、电力系统的时间精度都在微秒级,北斗定时精度在20~30纳秒,通过地基增强和天基增强,可实现时间精度为1个纳秒或者优于1个纳秒,实时位置能精准到1个厘米,特定领域精度可以做到1个毫米。
如何将这一技术转化运用到矿山领域,实现智能化管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种种困难。采取什么样的算法、依托什么样的终端和载体、实现什么样的场景应用,都是需要一一解决的问题。
北斗高精度导航+5G+高精度地图,将开辟车辆无人驾驶、无人采矿、无人机远程巡检、人员智能管控等全新应用领域。把这些平台和数据共享起来,不仅仅在矿山,在更宽更广范围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新应用和新业态,是实现支持广域和全球智能协同控制的赋能技术。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分别在资源环境、卫星遥感、电子学、地理科学等方面有着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在不同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写在一座座矿山上,正是中科院众多科技工作者们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此次借助“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三大研究院共同赋能甘肃建投绿色智慧矿山建设,正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和追求的真实写照。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赖远明在“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成立之初时所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与甘肃建投、中国移动携手,主动作为,将卫星遥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5G技术结合,充分运用到矿山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去,打造一个引领式、标杆式的绿色矿山、智慧矿山。”
中国移动甘肃有限公司在实施甘肃建投矿业公司5G项目过程中,就“5G+北斗”应用多次与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进行深度交流和对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按照甘肃建投矿业公司及联合实验室的计划,在打造全国智慧矿山典范的同时,通过一到两年时间,将完成一批基于智慧矿山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课题和成果转化。相信,在中科院、中国移动、甘肃建投以及更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必将开创出智慧矿山发展的新格局。